(1998-09-06~11-17)


1.一个没有围墙的国家

作者:程合莲

刚到美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没有围墙,不同单位之间、不同的私人住宅之间没有围墙,多半是用公路和公路两边的草坪隔开的。草坪连成一片,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给人一个很开放、很舒服的感觉。这也说明它们的人口少、素质高、治安好。我们住在湖滨别墅区,这里都是两三层楼带地下室的小别墅,一楼大门、二楼阳台门,大都是从顶到底的玻璃门,一根钢筋都没有,更未见过防盗门。看后很有感触。


2.一个建筑在汽车轮上的国家

作者:程合莲

到了美国,离不开汽车。街上行人很少很少,公共汽车也很少,而且许多地段的公共汽车,只在周一到周五行驶,周六周日反而停运!住地到公司一般都很远,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也要20-30分钟。买东西也要跑很远的路。没有汽车或不会开车,就像断了腿一样。美国的孩子一般在15-16岁,在中学课程里就学会开车了。

我国长途货运主要靠火车,美国主要靠汽车。但是,在美国我们没有看到像“解放”、“东风”那样的敞蓬货车,他们那里的货车都是金属全封闭、后开门的,又高又大,比一辆火车箱小不了多少。这种货车的驾驶室高,司机坐在上面,高高在上,非常神气。这种货车平时就停靠在厂房(仓库)旁,产品通过传送带直接装车,然后直接送到用户(工厂或商店)处,减少了途中多次装卸车的工作量和费用。

美国的一切公共设施首先考虑了对开车人的方便。飞机场、商场、体育场、学校、旅馆、医院和各种娱乐场所都有很大的停车广场或高空或地下停车场,甚至有汽车旅馆,汽车就停在窗前;汽车影院,坐在汽车里戴上耳机看电影;汽车银行,样子很像加油站,那圆形柱子通向室内,通过它用压缩空气来回传递一只圆柱盒,车上人将信用卡或支票等放入盒中,银行办事员收回,办完手续,再将现金或信用卡等放入盒中,将盒送到圆柱内,车上人伸手即可取出,不用下车,即能保密,又很方便。至于坐在车上买快餐和冷热饮料,更不用说了。

美国人没有身份证,酒店判断一个青年能否买酒(要大于21岁)、警察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往往凭驾驶证。这就足以证明汽车在美国的重要性了。


3.在美国遛狗

作者:纪玉春

我们的房东是公司的律师Paul先生,在他去Minot出差之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艰巨任务,临时照看他的狗Relley,这可把我们难坏了,我们四人中没有一人养过狗,所以事先向有关人员请教了一些在美国照看狗的简单常识。

这天下班较晚,工作了一天近九个小时,身体特别需要放松一下。下了车子,赶紧把狗从房子里牵了出来,当然先给它带上了链子。狗由于在屋子里关了一天,所以出来后特别兴奋,其他人看到这狗如此又蹦又跳,有些害怕,于是这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也是第一次遛狗,但我想应该试试,牵着狗便向湖边跑去。由于身体的激烈运动与用力,很快便出了汗,加上湖边的微风,身体感到特别舒服。很快就跑累了,Relley很乖,和我一起坐在松软的树叶上,远眺着Minnetoka湖。晚霞映在湖面上,金光闪闪,景色宜人,把工作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

遛狗的兴奋过后,紧跟着便是Relley的吃饭问题,主人事先把狗粮放在狗屋里,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个喂法,便大把大把地将狗粮抓到盆里,随它吃去。

晚上关在屋里的Relley并不安静,也不知该怎么照料它,只好再带他出去遛一圈。据说Relley在Paul那里每天都要洗澡,可我们把它关进浴室里,它很快便跑了出来,在你身上蹭来蹭去爬个不停,当然是很友好的。

两天夜里,我们始终睡不稳,狗也不安。律师回来将它带回去后,再也听不到狗的叫声。更令我们奇怪的是狗链并没带回去。他是怎样喂它的呢?


4.美国的门

作者:纪玉春

这次的美国之行,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不是汽车、飞机、草坪与到处可见的电子设备,而是并不起眼的门。

在中国,门的生产历史与老美的相比,可谓历史更加悠久,但生活中所见到的门无论质量、品种、自动化程度都与美国有不小的差距,这不仅反映出生产体制的不同对产品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

美国的门都做得很厚实,显得很沉重,大都是原木制成,颜色也大都是庄重典雅的古铜色。绝无漏缝、噪音、凹凸不平等现象。再看我家里的门,不是关不严,就是吱嘎响,特别是夜深人静时,那声音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说到门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有通天到地的大门,有浴室的花玻璃吊顶推拉门,有可折叠的推拉装饰门,有只能出不能进的旁门,有又宽又重的可弯曲的车库自动遥控门。

讲到门的现代化水平,装备有电子门锁自不必说,车库的遥控门更是全自动化的,第一次试着关车库的门可把我们吓了一跳,只听房顶的发动机带着链条吭啷啷就把门关了并上了锁。公司办公室的磁卡门锁可以定时限人限组管理。旅馆门的监控摄像无人值守系统更令人称奇,EdenPrairie的办公室到下午5:00后,门只出不进。HolidayInn的门更是四通八达,无人值守,旅馆本身也无任何围墙,更有提供给残疾人用的自动开门控钮,残疾人坐在轮椅上可以很方便的出入。

门的确是一个很古老的产品,但至今我们生产不好,主要装备水平可能受限于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但产品质量(主要是认真程度问题)、品种丰富问题(是创造性发挥与市场发育水平)都是生产体制所致。本人一己之见,望能对国人的认识有所启发,这不应是个美国的月亮问题。


5.十分注意节约人力

作者:潘正伯

美国社会十分注意人力的节约,决不虚设一个工作岗位。我们每天乘车奔驰在公路、高速公路、城市街道上,见不到交通岗和警察,全靠路标、路牌、红绿灯指挥。某些立交桥上还设有电子布告栏:显示当天的日期、时间、气温和当时堵车的地段,开车人可藉此改变自已的行驶路线,以疏导车流。我们来美已三周,只见过3名警察。

我们在青岛住在东海国际大厦,警卫森严。每天一早就能看到10多名警卫人员身着制服,在海边晨曦下操练,值班时都佩戴警棍,令人见了肃然起敬。这在美国就很少见。我们经Detroit机场到Minneapolis机场再到Minot机场,基本上没见到警察。住进DaysInn和HolidayInn都没有警卫,随意进出,无人过问。大堂中最多两个人负责登记、结帐,工作都由计算机作。明尼阿波里斯国际机场的停车大楼,除了入口处设3人管理3个收费门(因要签字、打印收条)外,七层大楼(每层可停车500辆)无一名管理人员。

公司分部所在的安德逊湖中心9855号写字楼不仅不设警卫,一楼大堂很小,通道旁常常只有一名女秘书在其中忙自己的事,各公司人员入门后直奔电梯,并不和她说话,各人都忙自己的事。

很多超市都提供冲洗放大照片的服务,但不设服务员,柜台上放一摞表格,自己填写:姓名、电话、冲几寸的、冲几张...,自己去交款,将单据和胶卷放进“收件箱”就完事。到期自己到“发件箱”按姓名找到自己的胶卷和冲洗好的照片,拿走就完。

修一幢几百平米的别墅,挖地基只来一个工人,开来一台挖掘机,一天就把地基挖好,三天就把地基浇灌好,两个月就把整个别墅盖好。

他们的生活好是因为收入高,他们的收入高是因为用人少效率高,值得我们学习的窍门就在这里。


6.门钥的进化

作者:崔海源

到美国的第一天,我们被安排到DaysInn旅馆住宿,DaysInn是美国众多旅馆的连锁店之一。各城市都可见到有太阳图案的旅馆标记。

各人领到的房门钥匙是一块象身份证大小的磁卡片,开门时将自己的磁卡插入门把手上方的插槽内,如卡上的密码与门锁的密码相同,门上的绿灯就会亮,然后抽出磁卡,才可打开门。而其他人的磁卡或开其它门都开不开。这种磁卡门锁在美国各旅馆已普遍使用,客人住宿领取相应门锁的磁卡,自己无法复制,磁卡万一丢了或被客人带走了,只要重新设置一个密码即可,既方便又安全。而清扫房间的服务员打扫时,只要有一个特殊的密码磁卡,就可开启各个房间。而在国内的一般旅馆,有的要叫服务员开门,有的要交钥匙押金。钥匙一旦丢失,非常麻烦。

在Minot的公司总部,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类似磁卡的门钥。在各个主要房间和通道门边,都钉有一个控制盒,发出高频电磁波,盒的上部有一个标识灯,亮着绿灯时,门可自由开启;亮着红灯时,只有工作人员腰带上别着的反射卡片对着控制盒,发射回的电磁波密码数据符合,才能将红灯变为绿灯,通过后,门自动关上,灯又变为红色。不同的房间,对不同的密码有着不同的权限,如中心机房,只有主管技术人员的密码才能开启机房门。这样当上班时通过各个通道的控制门时,就不必一一带上钥匙。这些控制盒接收到的数据都被送往计算机控制中心,在数据库中存放有各个门锁可以开启人员的密码,符合密码,灯才变绿。如某个员工离开了本单位,在数据库中删去该人的密码,那他就再也开不了门了。如某个员工改变了职位,在数据库中提高该人的密码的权限,即可进入相应的房间了。同时计算机还记录下,每个工作人员什么时候通过该通道,现在在哪个房间内,出勤了多长时间等,一目了然。而对于上班时间内大家都要经常通过的通道门,可设置为绿灯常亮状态,待下班后,再恢复成用密码控制。

旅馆的磁卡门钥一对一分散控制,办公室的电磁门钥多对多集中控制,这还仅仅是我们初步接触到的一些门钥。从这些门钥的进化,联想到国内推广的还算是较新科技的IC卡考勤机,给每个员工发一个IC卡,上下班时插入机器,记下当时的时间,再传送给计算机处理。美国的这些门钥更加省事、高效,更体现了科技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1998年10月27日于Minneapolis


7.一个热爱体育的大国

作者:潘正伯

美国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热爱体育活动,人们爱慕、敬重各类体育明星远远超过总统。国内每近年底,书店里悬挂着待销的年历,伟大领袖的雄姿风采是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总是挂在最醒目的地方,以显示它们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书店里我没有找到用总统或任何政治家的图片制作的挂历(崔老师买到一张印有美国42任总统头像的塑料板,那是放在茶几上用来垫茶具的垫板。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真有点“大不敬”)。而体育明星们不仅是挂历、台历的重要内容,也在日记本、书籍、图片、画册、饰物、T恤衫上大放光彩。这次我们就花17.04美圆给孩子(他是篮球爱好者)买了一本乔丹日记。刚出版的精美珍贵的《乔丹画传》几乎摆在每家书店的入门处,吸引着不同年龄的读者。

明尼苏达州的首府是圣保罗,而圣保罗与明尼阿波里斯只隔一条密西西比河,两个城市早已连成一片。城中心有一个很大的体育场,高高在上通往几条高速公路。几乎天天都有赛事。每到周六周日总有盛大的球赛,一般公司每周都有订的票发给职工。更不用说机关、学校。每逢周六周日,体育场周围里七层外八层汽车停得满满的,这时我们才看见平时见不到的人群---老人、青年、孩子,男的、女的把通向体育场的所有道路挤得满登登的,说着、笑着、比画着......去看球赛,场面火暴,气氛热烈像过盛大的节日一样。把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深深地吸引住,恨不得立即混迹于他(她)们之中,去充当一个疯狂的球迷!

大中学校不必说,一些社区也有很大的体育场地。我们住的SHOREWOOD区就有一个很大的体育场,绿草如茵,非常漂亮,家长带孩子在这里戏耍,教练在这里培训学员,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

现代化大城市中的工薪阶层,从早忙到晚,但是他们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参加体育锻炼。我们注意到几乎别墅区的每家每户,都架设有篮球架(但只有一只),最简单的就钉在车库门上。SHORWOOD区沿湖修了一条小路,只准步行者和自行车通过。周六周日我们会看到男男女女,穿着运动衫,在小路上跑步,或带着头盔,骑着自行车,在这条路上急驰而过。

巧得很,我们在美期间适逢加州选举,摔跤运动员Jessey当选为Governor(州长),全州欢腾,大家高兴。甚至开玩笑说:“哪个州长敢与我们州长较量?定叫他肚皮朝天躺下!”。

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给人的印象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


8.看美国孩子上学

作者:程合莲

这儿从小学到中学,学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选择学校主要看个人的家庭条件,上私立学校当然比公立学校要多花钱。公立学校都有专门的校车(Schoolbus)接送。他们的校车样式很特殊,更让我感慨的是他们的交通规则。

他们这儿的马路上,凡分叉的地方,也就是交叉路口,都树着一个STOP(停)牌子。任何车开到STOP牌子下,不管前面有车没车都得停一停,开车人往两边一看,没车,再开走。上学的学生,按不同的时间赶到靠他家最近的一个STOP牌子旁,站在这里等车。

校车都是黄色的大客车,前后两方都有“SCHOOLBUS”两字。它的左前侧有个牌子,上面有红色的STOP标志,上下还有两盏小红灯。车前方多一根长棒藏在保险杠后。校车一到,打开车门,车上的STOP牌子自动伸出,小红灯闪光,长棒也自动向右伸出,栏住道路。这时南来北往的车都要停下来。一直等到学生上车后,车门一关,STOP牌子和长棒随之收起,小红灯熄灭。等校车开动后,左右道上的车才能随之开动,无一例外。迟老师:这就是人家的法律、人家的规矩、人家的习惯!上学的孩子将来长大后哪能不遵守交通规则?开车时哪能不礼让行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9.广泛使用Email

作者:崔海源

电子邮件(Email),早在七、八年前,就已在美国普遍使用了。这次来美国,更加体会到了Email的好处。

亿联公司(ElianceCorp.)的主要业务是电子商务(E-commerce),做网上贸易的结算。在Internet网上买卖商品,这是90年代刚刚起步的新型购货方式,应用这种方式的营销成本最低,购买最直接、便利。买卖双方都需要寻求一个可靠的第三方,来完成商品交换后的结算业务。卖主(customer)的结算要求、修改站点信息等,主要通过Email与公司联系;买主(consumer)的帐单查询、取消帐户等,也主要通过Email。亿联公司每天要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许多份Email(数量在继续增加),Email在电子商务中成了必不可少的联系桥梁。

亿联公司每个员工的通讯录上,印着各人的Email地址,以便于互相间联系。Email的通讯,和电话有同样的速率,但比普通电话可容纳更多的通讯连路,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且写出的文字看得更清楚,附上的图片更是比Fax优越得多,按日期或主题分类保存的Email邮件查询检索更方便。对于在美国语言交流有困难的我们,电话通话常有未听懂单词的尴尬,而使用Email同样完成了信息交流,免除了这样的尴尬。

公司领导发布一项通知,只要写一份,使用Email抄送给各人。领导需了解各人的工作情况,除直接面谈外,详细内容让各人用Email汇报。出差留言、自动转发,则是邮件服务管理的简单功能。

在美国与国内联系,更体现了Email的优越性。到美国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安装好机器,将我们在青岛的Email帐号设置好,就给国内发出Email。也就是说,只要有连网的计算机,Email可以在异地进行收发。第二天一上班,就收到了国内的回信。而Email的通讯费用仅仅是当地电话的通话费,既便是每天收发Email文本,通讯费也了了无几。想到几年前来美国,当时国内的计算机还没有用上Email,只好写信,快的要20多天才能一个来回。打越洋电话,一要考虑中美之间的时差,另外一分钟的通话费需要几美元,也是再三掂量才敢使用的。这次有了Email,我们4个人,3个家庭,分布在南京、济南、泰安三个城市。我们没有往国内挂过一次电话。几十封Email使我们随时与国内保持着密切地联系。

知识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Email逐渐普及,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在各种通讯方式中,Email更加经济、便利、高效。


10.美国科技人员的穿着

作者:程合莲

出国前我和正伯反复考虑带些什么衣服,既要行李轻,又要能满足在国外的需用。所以除平常穿的夹克衫、布鞋、老头鞋外,给正伯准备了一件大衣、一套西装、一双皮鞋;我自己也准备了一身套装。

到美国后一看,这里的人穿着是非常随便的。政界人士和商人比较板正。我看到的科技人员(程序员)没有一个是西装革履的。即便穿西装,也不打领带。大部分都穿T恤衫,有长袖的、也有短袖的。男士出门都是皮夹克、牛仔裤或是休闲纯棉布裤子,进门后皮夹克一脱掉就只穿衬衣或T恤。服装各式各样都有,并不讲究什么名牌不名牌,可都是干干净净的。他们内衣换得很勤,几乎是每天一换。当然他们家里大都有带烘干的自动洗衣机,回到家脱下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就行啦。

鞋子也不一样,有的穿皮鞋、有的穿运动鞋、旅游鞋,总的说来很随便。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美国女人都是穿着高高的高跟鞋,有的后跟高得不得了。亿联公司明尼分部里经常见面的有五六位女士,没有一个穿高跟鞋的。但她们几乎连外衣都每天一换。

我们也入乡随俗,我给正伯带去的大衣、西服还有我的套装,怎么带去的又怎么带回来,一穿也没穿,真是太遗憾。

1998-10-1314:26写于亿联公司明尼分部成集时稍有补充


11. 从美国地图说起

作者:黄民玄

记不起什么时候开始认识美国版图,但其各州间笔直的分界线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莫非是上帝从地球上切的蛋糕?

我想每个第一次从空中踏入美国国土的人都会为这方格般的土地所吸引,我也不例外。一望无垠的田野像棋盘一般向旷野的远处延伸,道路在格线上飞驰,偶有弯曲的地方,那也是碧绿的湖泊。湖泊的曲线与田野的直线相互辉映,更勾勒出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恩惠。

这一切都让人联想起美国人的办事严谨、科学理性,以及自古就有的技术传统。当我们与在美的留学生讨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聪明的不同时,大家也有类似的共识。比方说大家经常争论的几个问题都与此有关,如中美两国学生到底谁聪明?为什么美国的宪法可以毫无问题地管理国家二百多年?美国为什么敢于只做金融、航天、电脑高科技帝国?

大凡念过高中地理的人,都知道美国版图和国旗的大致形态。但美国国歌可没有那么好运。国歌的大致曲调也有不少人能哼几句,但能知道歌词者却寥寥无几。说实话,我也是这次的美国之行才知道的。看过歌词,再倒回头来琢磨这个国家出现的种种奇迹,会让你有豁然顿悟的感觉。这里摘录,供大家赏析。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下欢呼,啊!你说那星条旗是否会静止,

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在自由的土地上飘舞,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在勇者的家园上飞扬?


12.看美国人“收”垃圾

作者:程合莲

我们在国内,过去是“倒”垃圾,即用簸箕盛了垃圾,走到公家设定(用砖砌好)的垃圾池边,像“扬场”一样,将垃圾“扬”入池内。近年来塑料袋多了,就将垃圾装入塑料袋,走到垃圾池附近,像掷手榴弹一样,将这盛满垃圾的塑料袋以垃圾池为目标远远地扔过去。谁也不能要求“扔”垃圾的人像经过训练的军人有那样高的命中率。结果这些袋中垃圾,有的在空中象天女散花一样满天飞舞,有的跌落在垃圾池周围。它们把垃圾池包围起来,使那些想走近池边倒垃圾的人无法插脚,也只好一扔了之。于是,垃圾池周围就成了一个单位、一个小区最肮脏的地方。在那附近,臭鱼烂虾和腐败水果的臭味,熏得人不敢靠近。

这次在美国大开眼界,美国是一个高消费国家,他们食用的鸡鸭鱼肉蛋和水果都大大超过我们,而且他们又爱用一次性刀、叉、盘、杯、碟、餐巾、工作帽、袖套、鞋套......,一天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量也远远超过我们。但是,他们有一套科学的收集和处理垃圾的办法。

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把垃圾往外“倒”或“扔”,他们却把垃圾往里“收”。首先,在公司或家里,每个人都把自己“产生”的垃圾(纸屑、果皮、食物屑,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具......)分类放进不同的容器(铁筒或塑料筒)中,一个与该容器大小相同的塑料袋就铺设在该容器里。容器上都标明:“塑料制品”、“纸张”、“一拉罐”、“玻璃制品”、“生活垃圾”等。公司下班后,清洁工从容器中取出塑料袋,装进自己的手推车里。最后将这些手推车推到写字楼的大门外,等待垃圾收集车每天定时收取。

在住宅区,每家门前都有一两只约一米多高、上面带盖的金属或塑料垃圾筒,它底座下有轮子可以移动。各小区排有固定的日程,如我们住的湖滨区是每周星期二收生活垃圾,星期三收废品(废纸、塑料、玻璃等)。处理垃圾住户是要交钱的,收废品则不用交钱,但也无回报。每逢周一晚上或周二一早,居民们自动将垃圾筒推到公路旁,到时候有一个工人开来一辆垃圾收集车,司机就在驾驶室里操纵将垃圾倒进收集车,效率很高。居民再将空垃圾筒推回自己门口。周二晚上或周三一早,居民将自己分好类的废品,装在塑料袋或纸包里,一字形摆在公路边上。一个工人开辆废品收集车来,把废品按类别装进车里开走。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环境给居民。

1998-10-15于SHOREWOOD5590律师别墅


13.HolidayInn客房中的一纸启事

作者:潘正伯

HolidayInn是一家跨国的中挡旅馆,好象北京王府井北头就有一家它的连锁店。

客房中的“旅客须知”中插着一张启事,大意是:尊敬的客人,感谢您来本店投宿,本店客房中共有毛巾xxxx张,洗涤一次约需耗水xxx吨。为节约用水,凡您未用过或您认为无须立即清洗的毛巾,请您仍将它挂在毛巾架上。谢谢您的合作。

我国原本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用水量陡增,各地数不清的星级宾馆拔地而起成为用水的大户。安居工程的铺开,大批城市居民迁入新居,单是卫生用水(洗澡、冲厕所)的增加,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们应该及早从国家到地方、从单位到家庭,万众一心千方百计节约用水,莫使我国过早陷入极端缺水的窘境。


14.美国人的家庭信箱

作者:程合莲

美国家庭的信箱就设在紧靠他家的公路边上,一根竖直的一米四五高的桩,上面钉着一只半圆拱形盒子,这盒子有的有门,有的没门,门上也不带锁,像铁皮作成的隧道模型一样,上面写着住宅号码,这就是他们的信箱。据说不少信箱是订阅报纸时,报社赠送的。

邮递员将信件、报刊、印刷品邮包,都放在信箱里,房主人会自己去取。有时房主人外出数日不归,邮件塞满了信箱还装不下,于是就在竖桩下面堆积起来,却没有人去动它。

我替SHOREWOOD5590信箱收过许多报刊和商务函件,其中有体育杂志、妇女画刊、甚至有PLAYBOY这样的杂志。我想:难道这里没有顺手牵羊的人吗?他们把自己的信箱敞开放在大路边上,能保证函件和报刊不丢失吗?美国人特别重视“隐私权”,他们把自己的信箱敞开放在大路边上,这正好说明没有人去偷拿、偷折这些信件。

又想起我们学校(高等院校)的取牛奶箱----一个木柜,分成许多小隔间,编上号,挂上锁。照样有人把它弄坏。这说明了甚么?说明了人的文化教育和人的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多么希望每个家庭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政府把“科教兴国”的口号落到实处,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


15.心态往事

作者:黄民玄

保持一副正常的心态,这不仅是指我们身处不同的生存环境时,为了与周围保持协调而需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我认为这也应该是我们做人应追求的目标之一。

好多事情已过去了好长时间,但却令我终生难忘。此次的美国之行,又增加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天早上,我们正要同往常一样乘律师坡尔的车到公司上班,但一出门情况有些变化。由于总裁大卫昨天从总部赶来开会,晚上就住在他的同学——律师坡尔家里。这样律师就要同时带上我们4人和他去公司。而座位只能坐4人。谁知大卫早已主动钻进平时坡尔的狗呆的座后车厢里,手里拿着一杯可口可乐若无其事高高兴兴地喝着。当时,把我们每个人都惊呆了!用我们可怜的英语好歹才把他“请了下来”,最后我们编出理由少去了个人才算给他安下了座位。

这件事情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中国人都感到一种震撼,这不由使我想起那个“中国到底能不能赶上美国”的敏感问题。后来终于想起了“刘备”摔孩子的故事,权且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其实这事只不过是美国人的一种正常心态而已。

其实,现代的中国也不乏类似这种的正常心态,这使我们看到中国的希望。

1992年,我到深圳出差,就碰上了这么一件事。夜里12点,同学们非要约我出去喝酒,我作为内地人自然感到奇怪,夜里12点喝的什么酒呢?可他们的答复是这里夜生活刚开始。酒好象是当初的名酒“赖卯”什么的,酒喝到最后,大家看喝不动,也就差不多了。这时,只见长沙的一个同学把剩下的白酒提起来走到身后的一帮民工跟前,先是干了一杯,之后把剩下的酒就留给了他们。只见他们非常感谢,要知道他们是喝不起这些酒的。

当时民工有一个很歧视的代名字“盲流”,当然现在已不这样称呼了。而在当时的深圳新一代人中却保持着这样一种正常的心态。

这些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恰巧这些事情都与心态有关,故本文名之曰“心态往事”


16.客房中的两件物品

作者:潘正伯

从1990年至今,先后到美国去过两次,住过4家旅馆。我发现在这些旅馆的客房中,有两件物品是国内旅馆的客房中短缺的。

一是圣经。国外客房的抽屉里,总放着一本圣经,为旅途中的圣徒阅读和祈祷提供方便。

另一是使用交流电的夜光时钟,各旅馆所用大小样式各异,但都有。且其设置均考虑到让旅客躺在床上,睁眼能看到伸手能摸到。旅途中人,掌握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事。

我国人口中圣徒所占比例极小,旅店中不备圣经,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为什么连高档旅馆的客房中也没有夜光时钟的设置呢?早就听说钟表行业已经饱和,产品摆在柜里很难卖掉。可是我走南闯北跑了不少钟表店,就没有看到一个像美国旅馆中用的那种用交流电照明的夜光时钟。难道需要它的仅是我一个人吗?


17.在美国看电视

作者:崔海源

我们这次去美国主要是在公司接受培训,晚上回到住处,有时也看看电视。我们所在的Minnesoda州,住的地方离市区也较远,可家庭连接的有线电视多达近50个频道,丰富的节目内容从新闻、体育、文艺到卡通片、故事片等应有尽有,即使整晚整日地消磨在电视前,也有许多好看的节目。从我们所接触的很小的一块天地中,也发现了不少与国内在看电视方面的不同。

1、由于电视制式的不同及高的信号传输信噪比,屏幕影像非常清晰、色彩对比明快、音响效果很好,虽没有仪器做定量的测量,但在普通的电视接收机上,即可感觉出这样的效果。

2、电视节目安排表刊登在当地报纸上,有的节目还标出记号,如★号表示评定的好的故事片等级,★号越多,故事片的内容越好,一般为电影评奖的提名影片;如PG表示孩子可在大人的陪伴及指导下收看,节目内容可能含有一些暴力镜头等。

3、普通电视播放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广告插播,但广告的制作效果很精美,图像画面的切换、拍摄角度的奇特、静态物品的拟人化表现,堪称一绝,观看广告也是一种享受。

4、新闻节目很注重时效性,有许多正在发生并期待结果的事件,吸引观众忍俊不止地按时收看。

5、有的节目在播放时,还可选择在屏幕的角上显示本节目共有多长时间、已播放多长时间、属于哪个栏目、下个将播放的是什么栏目等,以便收看者有选择地收看。

6、由于美国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于是处于不同时区的电视台的节目,显示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这对于有时区和时差观念的美国观众来说,就象看旅行的飞机、火车时刻表一样,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7、如果购买了收费电视的解密盒,还可通过打电话给有线台,选择感兴趣的节目,在指定的时间内,单独传送,接收并观看。这项服务我们住在HolidayInn旅馆时就试验过。在旅馆客房的电视机后加挂了一个解密盒,普通电视收看时不受任何影响,通过遥控器,可选择另外的三类节目:游戏、经典影片和成人片,每一类还有十多个节目可选,分别标出了各个节目的收费价格,一般在2.95-6.95美元之间,经过确认,即可在客房中,收看自己选择的节目。

8、在美国,家庭可以购买卫星电视的接收播放装置,一个一米直径的抛物天线按装在窗外,为了促销,设备及安装免费,只要按月交纳约20美元收视费用,即可收看到通过卫星转播的节目。

以上这些窥豹一斑,从电视节目的内容安排及收看电视的方式上的支离破碎的感触随想,反映出美国的科技发展、人文习惯、风俗人情。


18.美国的物价

作者:程合莲

这里说的是1998年10—11月间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零售物价。而且,我们所采购的,都是中档或中档偏低商品。货币单位是美圆,1元美圆约合人民币8.26元。

衣着类。全棉汗衫每件4—5元,衬衫每件4—5元。牛仔裤每条40—50元。奈克皮鞋每双50—60元。

食物类。鸡蛋一盒(18只)1.7元,芹菜1磅1.29元,大白菜1磅0.95元。肉都带骨头,部位不同而价不等,1磅有的0.98元,有的1.78元,贵的2.78元。土豆5磅1大包1.65元,西红柿1磅2.45元。香蕉最好的1磅0.36元,苹果、葡萄都是每磅1.29元,开心果1磅3.29元。

饮料类。一拉罐每听1角多钱,1.25升饮料每筒0.99元.

糖果类。巧克力糖有两种袋装,一种368克,一种396克,价钱相同,都是1.78元。

在美国买东西除食物和衣着外都要外加6.5%的税金,以上所说未含税金。


19.吸烟在美国

作者:潘正伯

美国是生产香烟的大国,但是在美国吸烟却处处受限制。

一般公共场合(课堂、会场、商店、车间、体育场、办公室)是不允许吸烟的。大家都很自觉,在这些场合不但没有人吸烟,连拿着烟的人也没有见过。

有些饭店、酒吧是允许吸烟的,烟客们常常把香烟扔在桌面上,朋友中谁要抽,自己取,从未见过互相敬烟的作法。更多的饭店则分隔为吸烟区与不吸烟区,使两者各得其所。

美国人很看重个人的自由,同时他们也特别注意不干扰别人的自由。亿联公司明尼分部设在EdenPrairie大楼三楼上。大楼里是不允许吸烟的。亿联公司的两位雇员是“瘾君子”,每天17点前后,我们发现他俩总要离开办公室一会儿,后来才知道,他俩一道乘电梯下楼出大门去吸烟。大楼前有一个大瓷缸,很像我国的大花盆,其中盛满了沙土,那是用来接受“瘾君子”们留下的烟灰、烟头和火柴梗的。那附近自然是吸烟者的乐园。

亿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vidErickson的烟瘾不小,但从未见他在办公室吸烟。那天我们一道从律师别墅搭Poul车来到EdenPrairie,他带着一大包沉甸甸的文件和便携式计算机。一下车,把背包往大门边一扔就蹲了下去。他需要“过把瘾”才开门上楼。明尼的冬天比哈尔滨还冷,北风呼啸着。公司的总裁却蹲缩在大楼门外默默地吸烟。我不无痛苦地想到:我们中国的企业领导人舍得这样委屈自己吗?!


20.美国环保之我见

作者:黄民玄

生活中所用的日常用品无一例外地标识着Recycle(指可重复利用的)。在高速公路上也经常见到各种标示着RecycleCenter的回收中心。当然这些垃圾的投放、运输及处理也是分门别类进行的。

我们经常听说在美国,单位没有围墙。这次更让我们看到,在一般的建筑物周围,国内常见的土地平整也极少做,大都是因地造势,顺乎自然,绿色植被覆盖其上。这倒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但让你不可想象的是跨过草坪和树木,便可以看到高速的车流在并不宽裕马路上静静地飞驰。

在我们所到的明尼,很难见到裸露的土壤。草地随处可见,树木和房屋相互拥抱,当然除了市中心DownTown也极少有成排的高楼。联想到国内的全国到处都是工地,随处可见到裸露的植被、土壤、岩石等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这里也可看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些许差异。我们的国家的确需要快速的发展、但我想同样也不能犯更大跨度上的“大跃进”式的错误。

明尼和圣保罗是一对姊妹诚,分居密西西比河的两岸。据说老城区河两岸也有不少化工厂,但我们乘车绕城转时,却看不出它的踪影。两座城市已经连在了一起,大型城市功能性设施也合并建设。本地人喜欢称这座城市为TwinCity双城。双城总人口占整个明尼苏达州人口的80%,约为300万。但其土地面积却为21.77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不足20人。这也是环保的一项根本性指标,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病。

就全球资源而言,美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全球第一,社会上泛滥着各种形式的有损于环保的一次性消费、包装。仅纸张的人均消费量就是中国人的几十倍。难道说高度发达,就必然是高度消费吗?或者说要通向发达,资源的过量消耗是必经之路吗?

不管怎么说,代表当今世界最高工业及消费水平的美国,对这个地球应当承担义不容辞的保护责任。其实环保问题归根结底是个消费问题,包括战争、宗教、占有、破坏等的消费,所有这些最终归结为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设想,“全世界每天都在为美国奔忙”这个命题有多可怕!美国始终处于现代工业演绎链上的最高环节,其他国家难道说就注定要为其奔忙吗?


21.乘汽车的经历

作者:崔海源

美国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国家,出门旅行可选择乘坐各种方便的交通工具。下面是我乘坐公共汽车的一些经历。

市内的公共汽车,一般是居住在市区或收入较低的人首选的一种交通工具。所有的公共汽车都是无人售票,乘客从汽车的前门上车,投入相应的纸币或硬币,还可索要一张同方向转车的车票,供当天一次续乘时投入。

各路线公共汽车都有自己的时刻表,周末和平时的时刻表还不同,几点几分经过本站,严格地按照时刻表运行。其中还有几趟车注明是可供轮椅车上下,这辆车后车门的通常的台阶可变为一个升降平台,由驾驶员操作将残疾人的轮椅车提升到汽车内。

路边挡风玻璃拦起的候车亭内设有候车的固定长凳,墙上写有本车的路线和免费随取的时刻表。车内一般都较空,如要下车时,按动车窗边的信号条,司机头部上方的显示屏显示STOP字样,到站即可停车。

长途汽车公司经营城市间四通八达的各条营运线路。豪华的大客车内座椅宽敞,带有可后仰的高靠背,还有翘脚的铁环安在前面的座椅下方,车的后方角落是一卫生间。80迈的速度车子开起来仍然非常平稳舒适。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醒目明确,每隔几十英里就是加油修车及休息之处。汽车进入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时取卡,卡上打有入口站号、时间及车型数据,出高速公路时,将卡和信用卡交与收费站的收款员,应收取的费用自动算出并从信用卡上扣除,整个过程就在互相问候的一问一答两句话时间内完成,“Haveaniceday”,“Youtoo”。

采用这样的收费管理方式,简便高效,同时还从根本上杜绝了收款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超速行驶以及车速过慢在计算时也可反映出。

长途汽车的售票方式也很灵活,单程票的票价比来回票的1/2要高;当日票价比预售票价贵;预售期越长票价越低;随季节而变不同票价;另外还有不定时间的车票,只要运力有空,随时可以坐车;还可异地连网购票;中途下车签票后续乘等。这样方便旅客的无控售票,车站如何管理做到有序乘车?如遇到人多超载时怎么办?我就碰到这种情况,美国汽车公司解决的办法实在是令人钦佩。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乘坐的是从Buffalo到NewYork的车,要在中途的Schenectady下车。当车开出经过一个小站时,站台上等候了许多人,看来肯定是一车上不了了,但站台上排队侯车的人都秩序井然,没有一人争先挤车。这时检票员来了,同时还加开了一辆车,让远途的旅客坐我们这辆正班车,中途要下车的人被安排坐到后面那辆加班车上,两辆车同时开,大家全都上了车,都有了座。一直要到加班车上没人了,才停开。待到下一站再停下时,又是好多人在等车,我们也被请下了车,移坐到后面的车上,空出的座位让给在这个站上去终点站的旅客。我们的那辆车就一直跟在正班车后,所有的人都安全正点地到达了目的地。

礼貌行车,排队侯车的秩序良好,这不仅是靠每个国民的修养素质,也有一个完善设施及管理方法的问题,一切为旅客着想,让每个人都有车坐、都能走好,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更多地开动脑筋、挖掘潜力、做好自己的工作。